多元解紛打造和美鄉村——河北豐南西葛鎮“心庭”訴源治理模式紀事
近年來,隨著鄉村轉型發展不斷加快,矛盾糾紛日益增多且呈現糾紛主體多元化、利益訴求復雜化、糾紛類型多樣化等新特征,鄉村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工作面臨新形勢新挑戰。
今年4月,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西葛鎮黨委、政府與轄區人民法庭緊密對接,以“多元解紛、和諧平安,法駐心田,幸福長伴”為主旨,以“公平公正公開、合情合理合法”為原則,立足源頭預防、前端化解、關口把控、內外銜接等四個方面,全鏈條構建了“心庭”這一鄉村訴源治理模式。截至目前,共調解處理糾紛39件,其中涉及婚姻糾紛8件,家庭糾紛4件,鄰里糾紛16件,宅基地糾紛5件,勞務糾紛6件。
“化解千家事,溫暖萬人心。大量矛盾解紛解決在萌芽、化解在基層,夯實了鄉村振興根基,鋪就了和美鄉村建設的和諧穩定底色。”西葛鎮黨委書記么曉軍說。
斷好家務事 娘仨釋前嫌
某村73歲的村民劉某一兒一女,都早已成家立業?蓛合笨傆X得老人偏心女兒,致使婆媳之間、姑嫂之間心生罅隙。今年4月的一天,劉某的女兒回家看望父母,姑嫂之間發生了口角,甚至大打出手,兒媳甚至揚言要離婚。為此,劉某找到了村主任,村主任調解未果后,求助鎮“心庭”。庭長黃志民詳細了解了情況,決定去劉某所在村村委會進行現場調解。
4月10日,黃志民攜工作人員早早來到某村村委會。姍姍來遲的兒媳見到婆婆和小姑就像見了仇人一樣。黃志民安撫了眾人的情緒后語重心長地說:“家和萬事興,家人之間最需要的是理解和包容,不要因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。出現問題時,從自己身上找原因,一想就通;從別人身上找原因,一想就瘋。”質樸的“莊稼嗑”,在情在理的“家長話”,讓三人漸漸化開心結。經過一個多小時苦口婆心地勸導,兒媳終于認識到自己的不足,主動向婆婆和小姑認錯。娘三相擁而泣,重歸和睦。
“鄉村矛盾糾紛源頭治理既是重點又是難點,必須整合力量、多元解紛。”么曉軍介紹說,“心庭”治理模式在前端化解上堅持力量資源、制度規范、平臺應用同步發展,在關口把控上深化訴調對接、特邀調解、司法確認多元協同,在內外銜接上發揮人民法庭的橋梁、窗口作用,建立健全覆蓋鎮村的糾紛預防化解鏈條和網格。為此,這鎮成立了鎮黨政一把手任主任,司法所所長任庭長,鎮專職調解員、村支部書記、村民代表、鄉賢人士等為委員的調解委員會,“一人一把號,同吹一個調”,凝聚起鄉村訴源治理的強大合力。
兄弟鬩于墻普法化干戈
5月22日,某村的馮某老夫妻倆步履蹣跚地來到西葛鎮“心庭”,未曾開口先落淚。原來,今年75歲的馮某,剛成年之際父母就撒手人寰。為了撫養3個年幼的弟弟,馮某一直沒有結婚,兄弟4人相依為命。其間,馮某共操持蓋了九間平房。1992年,45歲的馮某才與現在的妻子結婚。當時三弟就以大哥年齡已大、大嫂又有三個兒子為由極力反對這樁婚事,大哥與三弟從此斷了往來,F在,已入住老年公寓的四弟承諾把自己原來住的三間房送給老三。但老四住的房子房本是大哥的,大哥不同意,因此大哥與三弟之間又發生了激烈爭吵,對立情緒十分嚴重。黃志民了解了事情原委后,決定進行調解,避免矛盾激化加劇兄弟隔閡。
黃志民先是動之以情,講明弟兄幾個自幼相依為命,如今理應親上加親,大哥也有追求婚姻幸福的權力,再耐心地給老三講解按照《繼承法》關于繼承順序的規定,老四將房子送給老三不具法律效力。經過一番普法,老三恍然大悟,為這些年自己的不當行為后悔不已,并有意緩和和大哥之間的緊張關系。在工作人員的見證下,三弟向大哥賠禮道歉,兄弟二人抱頭痛哭,和好如初。
“鄉村矛盾沖突種類繁雜,調解中不僅要對癥下藥、付出耐心,還要普及法律知識。”在基層司法戰線摸爬滾打了二十幾年的黃志民深有感觸地說,“只有每個公民都知法、守法,鄉村治理才更加有效,社會才會更加和諧。”
據了解,西葛鎮“心庭”鄉村訴源治理模式既立足當下抓末端、治已病,又著眼長遠抓前端、治未病,建立了糾紛登記、日排查、周研判、月匯總制度,特別是將普法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,積極探索群眾喜聞樂見的普法方式,讓法治理念根植于心、踐之于行。
糾紛巧化解 鄉村更和諧
越支某村村南有塊約11.7畝的土地,種有870棵樹,此地塊原承包主系張某某。今年2月該村發包此地塊時,李某某中標打算種植水稻。今年5月底,原承包主張某某種植的楊樹未到砍伐期,不能騰地,新承包主李某某眼看無法插秧,心急如焚,雙方矛盾升級。李某某風風火火來到鎮“心庭”求助,黃志民深感事情的嚴重性,立即聯系村委會,與村主任一起現場勘察后,和雙方當事人坐在一起,共同商榷解決方案。一個小時過去了,兩個小時過去了……雙方當事人各說各理互不相讓。黃志民深思熟慮后,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,最后達成和解協議:李某某自愿將承包合同交由越支某村村委會處理,放棄對此地塊的承包經營權,張某某對李某某前期投入的秧苗、化肥等給予5000元的經濟賠償,雙方以后別無其他任何糾葛。自此,一場“劍拔弩張”的糾紛得以圓滿化解,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。
“心庭”解心結,同心筑和諧。西葛鎮“心庭”鄉村訴源治理模式,堅持系統治理、依法治理、綜合治理、源頭治理,推動社會治理資源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,最大限度解紛于萌芽、止訟于未發,成功探索出了一條鄉村治理的有效路徑,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助力賦能。(作者:方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