叩響數字門環 看透雕龍鳳紋銅鋪首銜環
數字藏品作為科技賦能藝術的產物,相較于傳統藏品而言,在形態創新和歷史傳承方面,具有獨特優勢。隨著數字藏品的走紅,國內的數字藏品業務百花齊放。
此數字藏品《雕龍鳳紋銅鋪首銜環》以國寶級“雕龍鳳紋銅鋪首銜環”文物為原型,進行數字化三維刻畫。其于1966年出土于燕下都遺址,燕國建筑中的門飾。銅鋪首通高74.5厘米,重21.5公斤,整體是獸首銜環造型,雕有8只禽獸,有驅邪養正,通靈納福的吉祥寓意。獸首主體為饕餮,寬眉巨目,圓眼吊睛,兇猛無比,鋒利的牙齒從口角兩邊露出并上卷,口鼻兩邊有須。饕餮額部飾有一立鳳。鳳冠飽滿,頸向前伸,昂首瞪目,尾部翹起,兩爪粗壯尖銳,各抓一蛇。鋪首兩側各有一條向上攀爬的龍,頭部向前伸,張口露齒,虎視眈眈地看著下方。尾部盤繞于饕餮雙目的左右下角。銅鋪首的環套在八棱半橢圓形的銜中,內徑16厘米,外徑29厘米。整體采取了浮雕和透雕相結合的鑄造工藝,造型精致生動,布局錯落有致,線條婉轉細膩,藝術風格嚴謹,具有濃重的歷史厚重感,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,也是目前所見我國最大的戰國時期銅鋪首。曾作為河北省的“鎮館之寶”上展于2010年上海世博會,向世界各國來賓展示。
《雕龍鳳紋銅鋪首銜環》數字藏品
在《雕龍鳳紋銅鋪首銜環》數字藏品創作過程中,“創意”是重中之重,要深入挖掘并賦予文物數字藏品文化內涵與精神價值,通數字藏品存在的意義,就是將中華文化數千年傳承下來的精華進行數字化轉化,以區塊鏈技術賦能,通過數字化的形式,實現文物的價值創造、價值再生與價值增值。
同時能夠有效拉近文物與觀眾之間的距離,打破了觀眾欣賞文物的空間限制,只要通過手機或者其他設備,在虛擬化的場景里就能身臨其境地鑒賞文物。首先它易于存儲攜帶,便于大家傳閱,文化傳播的功能非常強。數字藏品能夠極大地還原文物的全貌,也可以讓觀眾直觀、全方位地欣賞到精品文物的更多細節。
對《雕龍鳳紋銅鋪首銜環》的數字化打造是以公益性為導向。堅持文物數字藏品的公益屬性,將目標群體定位為社會大眾,傾向于平價普適易得,引導公眾樹立積極正面的文物數字藏品收藏觀,從而助力文博數字藏品背后的文化普及,滿足社會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,其對于博物館行業來說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。
點擊鏈接觀看《雕龍鳳紋銅鋪首銜環》數字藏品:https://bdly.hebvr.net/ww/0061/index-offline.html
掃描下方二維碼觀看《雕龍鳳紋銅鋪首銜環》數字藏品:
(編輯:寧一樸、曲樑)